本報訊 在第123屆廣交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 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了本屆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
徐兵說,廣交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經過26年的不斷完善,目前已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符合廣交會實際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做法。根據相關規定,大會投訴接待站對被投訴企業是否涉嫌侵權作出認定,并視其涉嫌侵權的輕重程度予以下架或暫扣侵權商品、通報、扣減展位乃至取消其參展資格等處罰。
徐兵說,在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之一,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本屆廣交會繼續筑牢知識產權保護之盾,營造尊重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護航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
推動參展企業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會前加大對參展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宣傳。針對一些中國品牌在海外被搶注的情況,及時提醒預警,為企業海外商標***“支招”。越來越多的參展企業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創新發展的“生命線”,尊重原創、積極創新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以商標、品牌先行開拓市場,有力支撐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堅決打擊涉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本屆廣交會堅持預防和現場受理兩手抓,嚴厲打擊涉嫌侵權行為。展前對有涉嫌侵權記錄、貿易糾紛被投訴記錄的企業作出“敬告提示”,列舉需要重點自查的問題,提醒各方共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展會期間,大會投訴接待站加大現場巡查力度,實現各展區各環節無死角、全覆蓋,及時發現、快速受理和查處涉嫌侵權行為。本屆共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案件421宗, 533家參展企業被投訴,269家企業最終被認定涉嫌侵權。按照相關規定,處理2家涉嫌知識產權侵權企業。廣交會規范的辦案流程和暢通的***渠道,為展客商營造了公正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參展企業敢于、樂于將最新的產品和最先進的技術拿到廣交會來展示,形成了示范效應和創新趕超氛圍。
增強了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大會投訴接待站嚴格按規范認真處理投訴,力求做到分清責任、定紛止爭,大部分當事人都對處理效果感到滿意。美國、德國等企業以不同方式對本屆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給予贊譽,許多粉絲在互動平臺上留言點贊,表達對廣交會的信賴和與中國做生意的信心。一位馬來西亞的采購商表示,廣交會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成為其放心到會采購的信心來源。
(廣交會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