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第123屆廣交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 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了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運行情況。
徐兵說,為了更好地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擴大進口,增加出口,推動進出口貿易協調平衡發展,廣交會從2007年第101屆開始設立進口展區,由單向出口平臺轉變為進出口結合的雙向國際貿易平臺。自進口展區設立以來,累計幫助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萬家企業開拓中國市場,被譽為“打開中國市場的快速通道”。
徐兵說,本屆廣交會繼續創新題材、拓展渠道,舉辦形式多樣的貿易配對活動,提升進口展辦展水平,為境外企業開拓中國市場搭建高效對接平臺,在促進進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擴大了參展企業所在國家對中國的出口。廣交會進口展區為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提供了機遇。境外參展企業紛紛攜帶各式創新產品參展,在不斷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一家韓國小家電企業2011年10月才開始借助廣交會進入中國市場,僅僅幾年,已經在中國開設了50多家實體店,每年銷量增長喜人。英國卡斯卡特公司在本屆廣交會上不僅獲得了大量訂單,超出預期的成效讓他們開始考慮將業務重心由“從中國買”轉向“往中國賣”。土耳其一家廚具公司負責人表示,“即便占中國市場很小的一部分,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生意。”
重要展團收獲頗豐。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共有12個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各展團均取得不俗成效。韓國展團是進口展區的最大展團,共有200家企業參展,展團負責人表示,廣交會雄厚的品牌實力和豐富經驗,是韓國展團每年持續參展的信心保證。馬來西亞展團是參展最久的展團之一,展團負責人表示,廣交會已經成為他們開拓中國市場、推廣宣傳企業品牌、展示產品形象的最重要窗口。土耳其展團對參展效果滿意度很高,多次反映采購商人數增長,多次表達進一步擴大在電子家電及面料家紡板塊展出面積的強烈意愿,希望擴大參展規模。
搭建“賣全球”的開放平臺。廣交會進口展區幫助境外企業開拓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讓他們共享廣交會龐大的采購商資源,為他們將產品銷往全球市場提供了便利開放有效的平臺。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將進口展區視為獲取國際訂單的重要平臺。面料及家紡專區的一家巴基斯坦參展企業兩天即接獲了來自南美、中東和歐洲的共9個集裝箱的訂單。
舉辦系列活動加強境內外交流。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創新活動形式,舉辦境內外重要合作伙伴評選及交流活動和馬來西亞專場配對會等系列活動,搭建深入交流、共享發展橋梁,有效促進各方開拓更多深層次的合作。
(廣交會新聞中心)